和林格尔新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政务服务改革、市场环境建设、服务效能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一、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升办事便捷度
综合窗口改革: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一号申请、一网通办、一单规范、一章审批、一口出证”的综合窗口审批服务模式。原本企业和群众办事需要在多个窗口来回跑,现在变“多个窗口跑”为“一窗办多事”,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帮办代办”服务:设置“帮办代办”服务窗口,为大厅办事群众构建“主动询问 贴心指导 全程帮办”的一对一服务模式,为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对招商企业及落地项目实现全流程帮办代办,并为已落地项目持续提供惠企政策解读、辅助业务申报、工程建设申报等增值服务,助力项目快速推进。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围绕企业办事需求,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将帮办代办服务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提供业务办理答疑、远程指导等全流程一站式帮代办服务。
涉企审批事项全承接:自2019年起,新区逐步开展呼和浩特市及和林格尔县行政审批事项授权承接工作。截至目前,新区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已达数百项,涵盖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其他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等多个类别,基本实现“新区事新区办”,企业办事无需再往返其他区域,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线上办理标准化:依托自治区政务一体化平台,新区对承接事项逐一完成认领、指南编制、流程配置等工作,授权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同时,常态化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要素修正,提升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化标准化运行水平,并编制相关服务指南,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及时性及有效性,方便企业和群众线上办事。
二、优化市场环境建设,激发市场活力
“企业开办 n”服务体系:聚焦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新区构建“企业开办 n”服务体系,将银行开户、税务登记、公章刻制、社保登记等多项服务纳入开办链条。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蒙畅开”综合服务平台智能系统,实现企业登记“零见面”审批,并将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拓展至多个领域。
“一业一证”改革:在餐饮、酒店、零售、建筑、金融、科技等众多行业全面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将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对现有多类行业许可证件进行“打包”管理,实现“一企一码”高效服务模式。
打造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围绕土地、人才、科技、公共服务、绿色能源五大要素,打造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在土地方面,健全产业用地全周期管理、推进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每年制定土地收储计划,确保优质项目土地及时供应。在人才方面,建设自治区人才科创中心,实施多项工程构筑优质人才生态圈,常态化组织招聘活动,推出“云谷人才卡” 服务,吸引大量人才团队和各类人才入驻。在绿色能源方面,积极推动绿色能源应用,新建数据中心绿电使用占比高,并与企业合作实施绿色能源供给示范项目,推动节能减排。
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深度融合,立足自身定位申请设立和林格尔金融数据产业园并获批。目前已落地多家金融机构数据中心,成为全国金融机构数据中心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金融云谷”,为金融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建立区域市场一体化合作机制:以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为支撑,承担重点行业、大型企业数据中心建设,围绕重点产业系统布局区域性、行业性数据中心,集聚了众多算力项目。依托现有算力优势,积极对接多地,推动“东数西算” 工程“和 - 京 - 芜 - 贵”算力协同一体化合作,实现多地算力资源互联互通和高效调度,为内蒙古与其他地区构建算力送出通道,提升了新区在全国算力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强化服务效能提升,增强企业获得感
提升审批服务效率:设置“企业服务专区”,为招商企业及落地项目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自治区一体化平台管理,持续简化审批环节、减少申办材料、压缩办理时限。推行承诺制改革,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建立企业承诺践诺、政府高效监管的“双向诚信机制”,把控核心环节,将部分工程审批事项承诺后置,推动产业项目平均提前开工,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推进诚信建设工程:致力于“诚信新区”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及司法公信全面建设。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建立行业信用评价机制,以信用风险为导向优化配置监管资源,打造信用应用场景,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在行政管理事项中广泛使用信用评价结果,推出多种守信激励场景,为守信主体提供便利服务,营造了良好的诚信氛围,促进各类主体信用资产价值提升。
精准服务企业:积极落实自治区“助企行动”,优化投资服务体系,建立服务企业联系机制,推行“扁平化、集约式”的企业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打造“全流程”助企服务品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落地、生产运营、招工用工等各类问题,建立企业库并实施分类指导、梯次培育,开展统计政策宣传、解读等活动,深入企业开展业务指导,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增强了企业在新区发展的信心和获得感。
数字赋能政务服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 政务服务”应用场景,将新技术应用于政务服务领域,实现智能申报、预检、核验、填充等功能,大幅提高申报材料“免提交”比例和一次申报通过率。在政务大厅安放政务服务一体化终端机,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集成多部门高频事项自助办理,提供“24 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实现自助服务与网上服务、大厅服务的闭环互动,开启智慧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能。
政策文件: